江南体育官网全民体育的意义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全体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意识形态所要回答的是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精神风貌、理想目标等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西方一些政客打着“”、“自由”和“”的幌子,利用网络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加紧对我进行“西化”、“分化”,进行文化领域扩张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这对打牢社会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进一步推进理论武装头脑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向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加强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不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理论武装不能放松,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江南体育官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强调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且还要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价值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核心的内容,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一,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人们头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特别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价值。
第二,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追求目标。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国民教育中必须提倡全体公民树立崇
高的理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任务,引领他们把个人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
第三,在国民教育过程中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因此,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国民教育当中,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日常教学计划之中,积极探索适合国民教育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第四,在国民教育过程中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公民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在国民教育中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推进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明使命、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国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其一,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其二,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为人师表,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自觉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其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努力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广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其四,积极拓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党团组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在社会教育方面全社会要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一,新闻宣传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弘扬主旋律,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其二,各类互联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先进文化主旋律,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其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四,要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作用,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学习,使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更大教育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法治教育。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在创建创新型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普及群众性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工作的体质,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形势下,全民健身的意义及我们如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也将成为我们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有力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如何借助少林功夫、太极拳等传统的文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同时,通过开发相关的绿色环保产业为中原人民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将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研究方向。
在国家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从全民健身对维系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安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和谐地有机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如何确保全民健身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将是我们重点进行研究、并实施的内容,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一些好的成功的全民健身的案例,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其健身的方法与理念进行分析比较,并实时跟踪调查研究,用文字和视频记录了相关全民健身对促进中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区上的大好形势下,全民健身活动为我们中原的和谐发展与建设作出的贡献。
(1)全民健身的健康促进作用对维系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因病致贫,因亚健康引起的工作、学习、家庭问题频频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对 “身体是的本钱”有必要赋予新的内涵,因为健康的身体不仅关系个人发展、家庭幸福,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全民健身的“安全阀”作用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紧张,造成精神压力很大。如不及时释放压力,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起社会矛盾。健身活动时,身体的各个器官因得到充分供血及适宜刺激,产生舒适感,加上体育具有的轻松愉快氛围,人们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因此健身运动被称作调节身心健康的“安全阀”。
(3)全民健身的陶冶情操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活动因其有严格的秩序规则和文明礼貌要求,一直被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手段。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休闲体育活动,因其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修身养性的性质特征,对提高市民修养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
(4)全民健身的互动与合作对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等。几乎包含了人们的所有人际关系。活动时人们比较容易交流、沟通、合作,对改善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同学关系、同志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更加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
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特色项目的开展江南体育官网,又要注重引进符合时代特征、适合本地群众开展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努力做到每个学校、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社区都有一项以上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运动。要进一步重视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扶持,加强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并通过竞赛、奖励等手段提高各校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
目前个地的体育设施总量还不足、分布也不平衡,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工作,生活压力等等。而健身对的内部生理机构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不良的情绪会使人导致疾病,良好的情绪能够防治疾病或治疗疾病,健身时,又锻炼身体,又练心,使人情绪舒畅,陶冶情操,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形变能力。健身多为群体性,有利于人际交流。
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
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形势下,全民健身计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让我们在健身的同时,更好的借助传统少林功夫、太极拳等传统的文化,宣传中原形象,带动整个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大胆创新开发相关的绿色环保产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们坚信全民健身活动,肯定会为我们为中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和谐发展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人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时带来财富。
[2]赵东平,徐玖平.新时期体育在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中的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第9期.
报告提出要“加强公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充分表明加强公识教育,对推进建设与对促进和谐社会构建,都是一个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一个根本性和关键性的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需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制度建设;二是观念培养。社会主义观念培养,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公识和观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识和观念,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行。切实推进我国的公识教育,就会奠定社会主义的广大群众基础,这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社会前提。
同样,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结构性的前提和理念性的前提。结构性的前提就是,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结构合理、比例协调,互动良性;理念性前提中,也包括法治、公平正义这些理念的树立,这是与公识教育要树立的理念重合的。正如总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 现在,我们是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里建设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宏观上叫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和谐社区。随着我国社会重心日益下移,和谐社区的建设越来越突出。陌生人的世界需要新的连接和整合。要把陌生人真正连接起来,使“单位人”真正转变为“社区人”,进行公民教育,提高公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党的报告首次将公识和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培养置于显著位置,意义非同寻常,意义非常深远。
公识和公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从多方面来加以解读。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是最直接的。事实上,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相互嵌入的。一般地和简要地说,所谓“公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识教育,就是一种通过学校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种教育渠道,培育、培养社会成员具有上述公识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过程。
具体地和展开地说,公识和公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公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公识教育应以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基本任务,以培养具有祖国民族意识为基本宗旨;第二,公识的核心内涵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公识教育应以权利和义务教育为核心任务,把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精神的好公民贯穿始终;第三,与法治是公识的基础内容,因此公民教育应以与法治教育为基础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第四,道德与文明也是公识的重要内容,因此公识教育应以道德与文明教育为延伸内容,形成文明习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下面分别考察公识教育的这四个方面。
公民是与现代国家相联系的。封建社会只有子民、臣民,不存在公民。现代国家才会有公民和公识的问题江南体育官网。公民作为参与或监督现代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独立主体,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公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是公识的前提、基础。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不同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的身份,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与现代国家的关系是双向的。离开公民无现代国家可言,离开现代国家也无公民可言。因此,在任何时候,国家都要把公民看做自己的主人来尊重,保障公民的正当权利。同样,在任何时候,公民都要认同国家和宪法,对国家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国家保持忠诚、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时刻捍卫国家和国家利益。
公识教育中加强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教育是基础。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教育涵盖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鉴于公民是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中生存的人,所以世界各国的公识教育都离不开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国家更应这样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为推进公识教育提供深厚的动力资源。这四种意识的培养途径是: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十分重要、非常根本的四种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自强意识和民族荣辱意识。
――通过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增强公民自觉将个人的利益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民族意识;
――通过倡导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公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
――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公民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考验,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
――通过培育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意识,增强公民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民族荣辱意识。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公民团结统一、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光辉旗帜,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每个公民以国家主人的姿态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公民只有明晰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身份和权利,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提升爱国责任感,处处以“爱国无小事”的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道自己拥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权利和基本自由,要有参与热情和监督意识。公民的权利和基本自由有很多,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特别是报告列举的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的权利。公民有了这些权利意识,很大程度上就具有了公识。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公民享受权利的时候,必须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法律上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应该对等。权利和义务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分开,它们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公识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教育。由于公民是集权利与责任于一身的主体,所以,公识教育中公民权利主体意识教育和公民责任主体意识教育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公识教育要把权利和责任辩证统一的理念作为公识教育的基本教育原则。
当前,影响我国公民权利与责任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十分复杂。我国既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片面强调责任(义务)忽略权利的思想因素影响,也存在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诉诸权利要求的凸现而淡化责任意识的因素影响。
现代公识教育,如果单纯强调个体公民所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而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的获得,这种教育是苍白无力、很难奏效的。公民之所以履行公民责任是因为他拥有相应的公民权利,如果他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就不会自愿去履行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如果单纯强调权利也是不够的,因为任何公民都生活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关系中,国家社会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是因为公民的行为符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因为他在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如果公民不履行其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社会处于中,它也就不可能保障个体公民的权利的实现。所以,公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中,必须把权利教育和责任教育统一起来。鉴于公民的权利自觉是责任自觉的基础,所以,公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公民进行如何做国家社会主人的教育,充分唤起公民作为国家社会主人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主人的身份。同时,也要使公民认识到自己拥有权利的同时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对一个公民必然的、内在的要求。总之,无论是公民权利教育还是公民责任与义务的教育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公民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自觉性。可见, 公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现实的举措。
另外一个影响我国公民权利与责任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是,现在社会信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体制和制度的变迁、群体和组织的解体和重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任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社会信任在状态上不稳定化了,在时效上短期化了,在价值取向上实用化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越来越取决于政府提供的服务对于他们需求的满足度和满意度,常常表现出一种富于变动的“将信将疑”心态。事实上,公信力受到削弱的不仅是政府,“人们并非仅仅是对家的信任比从前减少了,他们对于其他权威人物(例如、律师或者医生)的态度同样也是如此。”[2] (第二章) 除此之外,媒体、网络甚至公共本身的公信力也常常会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所以,重建社会信任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亦不为过。政府提高自己的公信力,是促成公民更好履行自己的义务、形成公民权利与责任统一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在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代表着中国公民的主体。
与法治是一种社会状况,是社会发展进步达到的程度。作为国家制度性的现代,一般遵循三原则,即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少数原则。这一点我在差不多20年前著过系统论述。① 现代对公民个人来说,意味着每个公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法治则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法治,就是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与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离不开法治,法治规范着。真正的必然是法治,离开法治,就无所谓。同时,又是法治的基础,离开的法治只能走向;如果不复存在,法治也就荡然无存。
与法治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公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扩大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空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推进法治进程,用新的法治理想、法律规范,去凝聚社会多数成员的共识。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并从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强调与法治的辩证统一,这就为推进法治提供了基础。
今后,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体现,也是实现与法治统一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公民的与法治意识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公识还有其他方面的内涵,如道德意识、合作意识、文明意识等,这些也都不能忽视。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道德文明意识,这是公识的延伸内涵。
公识教育应重点加强的内涵建设是,公民个体道德教育与整体社会文明建设的统一。公识教育是面对全体公民的教育,既包含公民个体道德素养问题也包含社会整体文明程度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复杂时期,既存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转换,又存在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社会结构转型,还存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的社会发展转型。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必然引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也必然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加上社会管理体制、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利益最大化趋向等等,容易使人们的公民道德,尤其是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荣辱感等淡化和失落。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殊为必要。针对社会生活中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须从公识教育的视角寻找新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要从明晰道德权利、提升道德责任自觉入手,加强公民道德责权意识教育。所谓公民道德责权意识教育,就是公民在处理各种道德现象中,以社会主人的身份或道德主体的姿态去选择处理道德问题,把维护道德当作自己责权份内之事,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角色或被动的道德客体姿态所表现出的那种道德冷漠。道德权利意识的缺失,必然带来道德责任的麻木。当今社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正在于此。
二是公民道德教育要以群体道德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整体道德良性发展。公民道德教育既要突出公民个体道德教育,狠抓个体公民的公德、公心意识的培养,实现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的道德要求;又要抓好群体道德建设,以提升群体道德为突破口,带动个体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因为个体道德只能影响群体道德,还不足以决定群体道德的性质。相反,群体道德的提升则决定了个体道德的良性发展。另外,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突出的道德问题往往表现在群体“道德缺失”上。群体的“道德缺失”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危害远远超出了个体的“道德缺失”。个体的“道德缺失”仅仅表现在一个人身上,而群体的“道德缺失”则表现在一群人身上。众所周知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等种种不道德现象,已经超出了个体所为和个体道德责任的范围,而是群体“道德缺失”的集中表现。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应以增强群体道德责任感和荣辱感、提升群体道德素质为切入点。
加强公识教育对整个社会是重要的,它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重要保证,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等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我国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最现实的举措。总之,公识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文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加强公识教育对每个公民也是重要的,它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民族素质的竞争也日益彰显,其中公民个人的素质越来越重要。正如《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在“全球化1.0”时期,主角是国家,在“全球化2.0”时期,主角是公司,而在“全球化3.0”时期,个人成为主角。我们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要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公识教育对公民的爱国情操、文明习惯、法制观念及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公识教育的理论,不断推进公识教育的实践,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等领域突破了国界和民族的限制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其中,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网络的发展与运用极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经济社会转型也会给大学生价值观念造成影响,加之长期和平环境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带来的弱化作用,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极易受到冲击。在这一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又偏于滞后、内容僵化、流于形式,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说服力。因此必须结合当前实际,进一步采取对策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信念。
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形成了所谓“地球村”的现象[1]。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日益减少,全面形成了全球化意识,国家的界限逐渐模糊,整个世界的资源共享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西方国家很多人提出国家主权和国家意识已经不再重要,更有极端人士认为国家主权无能论的观点,同时应该用全球意识来替代国家、民族意识,并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爱国主义没有意义、较为狭隘。大学生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很大,使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一定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
传统意义上的,一般仅仅是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的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较为狭隘,而经济、信息、生态、文化、人才、社会的安全也应包含在领域之中[2]。在维护领土、领海和领空完整、安全的基础之上,抵抗金融风险、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储备战略资源、维护物种多样性、保护高级人才、反对恐怖主义等等,都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今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人才、生态等多个方面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财富,民族若是失去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会受到极大影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较为强势,其文化也不断被传播到发展中国家之中,造成我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被“西方化”[3],中华民族的文化逐渐失去民族特征,严重威胁了民族的文化安全。大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些新、新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传播,造成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极大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并使学生产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信念,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人本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的影响极深,很多学生赞同西方国家以个人为本位的理念,对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性和世俗性特点,致使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而事实上,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并不会产生冲突,只有先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体的价值和利益才能得以展现,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国家和民族依靠个体去完善和建设,同时国家和民族也会保护与支持个体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爱国主义教育应突破以往的局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应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上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时代脉搏,有针对性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水平,在教学中秉持解放思想理念,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维和观念中跳脱出来,发现当下大学生的症结,正视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转变教育观念,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问题相适应。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重视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整合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获得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具备持久化特点,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因此应将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清,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一些学生受到网络中的思想影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已经不合时宜,积极投身到市场竞争中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一些已经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影响的学生,应予以重点关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深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贯彻“发扬传统与坚持创新相结合”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五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狭隘、封闭的,应吸收和融入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以开放的态度与其他理论相融合,从而不断进行创新,令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首先,需要教育者解放思想和观念,不能固守于当前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秉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原则来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并能够发现当前教育现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变革,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对进行实践创新,整合爱国主义教学资源,利用社会资源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可以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以微信公众账号和微博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由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学生关注教育平台后,每天定时爱国主义教育信息,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现代化转变。
高校应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整合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例如,邀请一些爱国人士到学校来举办讲座,鼓励学生们与榜样人物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来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向榜样看齐,提升自身的爱国主义素养;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参观,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辉历史,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使学生铭记抗日英雄的不朽功勋,牢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高校的剧院中经常播放一些爱国主义影视作品,由于大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高校在播放影视作品时,应重视更新换代,选取现阶段优秀的、充满爱国主义情况的作品,令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爱国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讲台上阐述相关知识和内容,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此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表面化,教育效果较差。由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排斥,因此应创新当前的教育形式。例如,开展爱国主义辩论活动,选择一些当下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爱国主义论题,组织学生针对论题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认同感,从而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教师综合素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因此高校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避免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對教师队伍的侵蚀,通过思想教育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还应注重教师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利用榜样激励机制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的培训,在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成为朋友,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问题,并通过日常交流来纠正和转变学生的思想。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激进的爱国观点,教师应利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能够了解理国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深入,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信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家和社会应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分析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人。
[1]代莉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与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2.
[2]杨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