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官方网站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为全面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为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是首次对中国范围内31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31个省(区、市)抽取了2249个居(村)委会的5万余居民户,采用“入户方式”进行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量88625例、有效数据750余万个。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根据调查,2007年全国有3.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1],其中,男性是1.94亿,女性是1.46亿。城镇居民中有2.18亿的人参加过体育锻炼,乡村居民为1.22亿。
不同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图1)。16~19岁年龄组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1.5%,70岁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低,为22.2%。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分别是:大专及以上61.4%,高中(中专)45.8%,初中28.5%,小学及以下14.5%。
从事不同职业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是: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61.2%,专业技术人员52.6%,办事人员55.5%,商业36.5%,农林牧渔水利人员18.3%,生产运输操作人员31.8%,无职业人员[2]38.6%,其他人员33.6%。
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江南体育官方网站,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的人(简称“经常锻炼”)。
此标准统计,2007年全国“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含在校学生)。其中,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中达到“经常锻炼”标准的人数,占全国16周岁及以上总人口的8.3%;男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是9.0%,女性是7.5%;城镇居民有13.1%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为4.1%,城乡差异较大。
年轻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30~3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仅为6.1%,而中老年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60~69岁年龄组达到11.7%。在20~69岁年龄段,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图2)。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经常锻炼”比例分别是:大专及以上15.1%,高中(中专)12.2%,初中6.7%,小学及以下4.1%。受教育程度与“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成正比。
从事不同职业人群“经常锻炼”的比例分别是: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2.8%,专业技术人员14.0%,办事人员12.6%,商业7.4%,农林牧渔水利人员3.1%,生产运输操作人员6.0%,无职业人员12.1%,其他人员6.7%。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不同锻炼频度的人群分布是:“每月不足1次”为13.9%,“每月至少一次,但每周不足1次”为18.7%,“每周1~2次”为27.6%,“每周3~4次”为16.0%,“每周5次及以上”为23.8%(图3)。
从年龄分布来看,中青年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如20~29岁年龄段,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低于2次(含2次)的人数比例达75.5%;而老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较高,如60岁以上人群每周参加5次及以上频度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0%以上(图4)。
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国城乡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60分钟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2.4%,其次为“不足30分钟”,为24.7%;有22.9%的育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
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组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分钟的人数比例均最高,50岁后,各年龄组人群的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延长,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图5)。
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以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6.4%,其次为小强度,为27.0%;还有16.6%的育锻炼时强度较大。
从年龄分布来看,随年龄增大在体育锻炼时采用小强度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由16~19岁年龄组的21.4%,增加到70岁以上的41.6%。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各年龄组基本相同。参加体育锻炼时采用大强度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大逐步下降,由16~19岁年龄组的24.0%,下降到70岁以上的6.7%(图6)。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健身走”、“跑步”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其他依次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排、足球”,“健身操”,“骑车”,“武术”,“游泳”,“登山”,“户外健身器械(健身路径)”,“力量训练”,“跳绳、踢毽”,“气功”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16~19岁人群主要参加的锻炼项目是:球类(34.9%)、跑步(31.5%)和健身走(19.1%);50岁以后人群主要是“健身走”,占各年龄组比例在55.3%~72.8%范围之间(图7)。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为主要锻炼场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2.2%,其他依次为“自家庭院或室内”、“公共体育场馆”、“公路旁”、“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公园”、“健身会所”、“自然区域[3]”及“其他”(图8)。
40岁以下的年龄人群主要在单位、住宅小区以及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随年龄增大在公路旁、住宅小区空地、广场和公园锻炼的人数比例升高,在“自家庭院和室内”进行锻炼的各年龄人数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到“公共体育场馆”的人数比例明显降低(见表1)。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16.3%的人到收费体育场所锻炼(至少1次/月)。选择收费在11~30元/次的体育场所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7.6%,其他依次为“5~10元/次”,“5元及以下/次”,“31~50元/次”等(图9)。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55.0%的人选择离住地或单位在1000米以内的锻炼场所进行锻炼,选择距离在1000米~2000米以内的为25.5%,选择距离在2000米~3000米以内的为9.0%,选择距离在3000米及以上的为10.5%。这反映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在选择体育锻炼场所时呈现出“就近”的特点。但距离超过2000米后,锻炼者对距离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图10)。
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49.2%。其次是“独自”和“与家人在一起”进行锻炼(图11)。
随年龄增大以“独自”和“与家人在一起”的形式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渐提高,如“独自”锻炼的比例由16~19岁年龄组的18.7%,提高到70岁以上组的45.5%。而以“与朋友、同事一起”的形式进行锻炼的比例由16~19岁组的72.3%,下降到70岁以上组的31.7%。
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体力活动(34.8%),消遣娱乐(26.8%)和防病治病(18.9%)。其他依次是:减压、放松,减肥,健美,提高运动技巧,社交等(图12)。
随年龄增大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人数比例逐渐提高,由16~19岁年龄组的4.5%,提高到70岁以上组的46.0%;而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人数比例由16~19岁组的37.2%,下降到70岁以上组的17.0%。但以“增强体力活动”为目的的人数比例在各年龄组基本一致,稳定在30%~40%之间。
在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有33.3%的人接受过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其中接受体育教师(教练员)指导的人数比例最多,为15.3%,其次为其他相关专业人员[4]、其他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所占比例在5%左右。还有2.7%的人依照参考资料进行体育锻炼。
接受体育锻炼指导者的年龄分布特点是,青年人群接受指导的较多,中老年人接受指导的较少。如,16~19岁年龄组有52.6%人接受指导,其中,有41.6%接受体育教师(教练员)指导。40岁以后各年龄组人群接受指导的人数比例在23.9%~27.1%,明显低于青年人群(表2)。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52.0%的人通过自学掌握运动技能。在学校里获得运动技能的有30.7%,参加“社会短训班”和“从事过专业训练”的分别为5.6%和3.4%。此外,8.3%的人是从其他途径获得(图13)。
从年龄分布来看,39岁以下的人群更多的是在学校里获得运动技能,而40岁以上的人群则主要是通过自学和参加社会短训班获得运动技能。
调查显示,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3.8%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其他依次是:“没兴趣”、“缺乏场地设施”、“没必要参加”、“身体弱,不宜参加”等(图14)。
在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也是“缺乏时间”,占41.2%;其次是“缺乏场地设施”(16.6%)和“自身惰性”(13.0%)。
由此可见,“缺乏时间”和“缺乏场地设施”,仍然是当前妨碍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全年消费总额在99元以下的为12.8%,在100~499元之间的为53.4%,在500~999元之间为17.2%,在1000~2999元之间为13.3%,另外,有3.3%的人在3000元以上。年轻人人均消费水平最高,如,20~29岁年龄组的人均体育消费为793元。此后,随年龄增大消费水平持续下降江南体育官方网站,70岁以上年龄组为261元。
从消费项目来看,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比例最高,为91.0%,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支付参加体育锻炼的场馆费用,以及观看体育比赛费用等(图15)。
从消费金额来看,支付体育锻炼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为613元,其他依次是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器材,观看体育比赛费用,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图16)。
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差异明显,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随年龄增大,城镇居民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变化不大,乡村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图17)。
从城镇和乡村居民“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来看,城镇居民是乡村的2.7倍,差异较大。城镇居民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则基本保持不变(图18)。
城镇居民在单位、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以及健身会所等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居民。而在江河湖畔、街头巷尾、公路旁和自家庭院及室内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则是乡村比城镇高,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在“自家庭院或室内”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高19.5个百分点(表3)。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
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其他各项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差异不大。但城镇居民各项体育消费的人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表4)。
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各地区的人数比例分别是:东部39.2%,中部30.1%,西部25.8%。从“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来看,也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其人数比例(不含学生)分别是东部10.2%,中部8.0%,西部5.7%(图19)。
在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三个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不同,东部地区的比例最高,为74.1%,中、西部地区分别是70.5%和72.1%。从消费结构上来看,三个地区的各类消费人数比例基本接近(表5)。从全年人均消费金额来看,东部地区为648元,中部地区为542元、西部地区为537元,东部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
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可见,中、西部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高于东部。
综上所述,自我国政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特别是筹办北京奥运会以来,全国城乡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明显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已呈现多样化特点,且多选择“就近”的公共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显现了近年来建设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地的成效,方便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为居民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供了有效保障。另外,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继续提高,加快了体育“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进程,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查同时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大部分人由于忙于工作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第二,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第三,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仍以自发性为主,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居民更持久地参加,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效果。第四,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消费为主。第五,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更大。
[1]:本次调查的体育锻炼是指:2007年中参加过1次及以上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包括徒手或器械),以强身健体、调节心理为主要目的,并达到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健身、健美运动,娱乐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但,饭后百步走,上下班的行走、骑自行车等不视为体育锻炼。
[2]:主要是指:离、退休人员,还有少数家务和待业人员。
[4]: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指与体育专业相关的专业,如保健、营养、教育等学科专业人员。
[5]:不同区域:指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