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家庭教育大家谈 黄雁:教育走进协同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素养的提升

  江南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6-02 01:01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家庭教育大家谈 黄雁:教育走进协同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素养的提升“双减”政策之下,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这对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家庭教育的推进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试验。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在近日陆续推出关于“双减之下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征稿新媒体资源展示,倾听不同的声音,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时代在发展,人工智能AI等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的地位,从应试、知识传承等角度,其重要性在下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在上升。而家长的养育风格、家庭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孩子的底色构建,许多家庭教育出的问题就在于家长家庭教育观的扭曲。

  我们如何去识别孩子的家庭环境?怎么识别家庭教育当中的问题孩子,帮助其调整发展?做好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我们今天班主任、科任教师需要具备的“双师”素养。而单纯教师角色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来告诫、指导家长很难产生实效。一方面教师缺乏教育理论,部分家长听得似懂非懂,无法理解要点、迁移运用;另一方面是场域不同则效果不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能明理守纪,但在家里可能完全相反。“双减”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为主阵地,就必须具备一支能“打硬仗”的“双师型”队伍,开展对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本文尝试从四个层面谈谈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素养的提升如何实践落地。

  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念,改变家长才能改变孩子。家长的养育风格、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底色构建。在温和、充满善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不会出现大问题。孩子性格与品行出问题,责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2022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事”上升到“国事”,明确了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未成年人的父母要接受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其次,家庭教育把控着孩子成长的关键期。0-3岁,是孩子“三感”培养的关键期。即情感、语感、动感。情感就是父母给与孩子充分的陪伴与安全感;语感就是重视语言发展,多给孩子听读睡前故事,读绘本,唱儿歌等;动感就是给孩子安全自由的玩具游戏空间,让孩子自主探索与思考。重视了幼儿情感、语感、动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为孩子建立了丰盈的安全感。3-9岁,是孩子规则培养的关键期。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的研究理论指出,孩子3岁时,大脑发育和性格养成已经完成了60%,6-9岁时完成了80%。古语说,三岁看老,给孩子立好规矩,孩子才能更好地发育成长,父母才能更从容地接纳孩子的青春期。12-15岁,是意志教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进入中学,随着学习难度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也骤增,家长不要事事管教,而要鼓励孩子养成独立、坚毅的意志品质。可以从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生活独立入手,同时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打球、晨跑、爬山、游泳等,都是锻炼孩子意志比较好的方式。16-18岁,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他们渴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脱,并且依赖同伴,信任同伴超过父母。但是,他们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为了孩子能独立,父母要早些为孩子的心理成长做铺垫。

  第三,家庭配合才能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家庭认同,才能形成合力。5+2为什么有时候会等于0?减负为什么越减越多?教师的作为很关键,要引导家长理解“双减”政策,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增加的是育人质量,对教师而言是课程、教学、作业、课后服务提质;对家长而言,是增加亲子交往时间,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包括体育锻炼、休息娱乐时间。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同盟关系,家长应该是教师的亲密盟友,家校沟通遵循三个原则:谦和而不迁怒, 中正而不偏执,理解而不拆台。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态度。

  作为教育者,一要践行儿童本位观,以儿童发展为本,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严结合,以爱育爱,全面发展为宗旨。

  其次,家庭教育指导务必以家长为主体,尊重与信任是前提。要尊重家长的成年人的身份,家长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知识经验。指导者要读懂家长已有经验(正向价值、负向价值),尊重经验、丰富经验、改造经验。尊重每一位家长,尤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家长。把家长当成普通人,不要过高要求,不要灌输所谓的“先进”理念。把家长当成自我发展主体,促进家长自我反思与自我成长,以家长教育问题为核心,以引起家长自我反思为纽带,以改进家长行动提高胜任力为目的。注重指导家长的方向:做成熟的父母--将父母冲突内部化、做接纳的父母;做理解的父母--理解在先建议在后、理解安抚痛苦、激励孩子;做有功能的父母--定目标、抗逆力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及时正向反馈;做独立的父母--放手、赋能、体验成就感。

  第三,指导者要明确家庭教育事业是公益为先。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公共属性,家庭教育是私事也是公事,是家事也是国事。儿童既是父母的后代,也是社会的公民、祖国的未来。家庭既是私人领域,也涉及到公共领域,教育权既属于家庭,也属于国家。搞好家庭教育既有利于人才培养,也有利于社会法治。故家庭教育指导者从事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明确家长教育的性质是教育,要尊重人格尊严和基于已有经验。了解家长教育的规律,在解决家长问题中教育家长,解决家长困惑;家长不是来接受批评的,不是来接受“先进”理念的,要以提升家长胜任力为教育目标。要注重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反思,不仅改变家长行为,更要引导家长以问题为核心,对过去经验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家长教育的方式也以参与式学习为主,分层分类学习,混合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聚类家长;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家长:系统培训、讲座沙龙、亲子活动,个案咨询等。

  读懂儿童,建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为着力点。这里选择其中的主要阶段进行阐述。0-3岁,主要是发展孩子的信任感。这个时期母亲及重要他人的抚养要全情陪伴,生活环境稳定安全。若果安全感不够,孩子的性格中就会表现出:悲观、多疑、缺乏安全感、情感中害怕被抛弃。3-6岁,主要是发展孩子的主动感。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塑造孩子的目标性,让孩子做事情有目标,具备这样品质的孩子会表现得:有计划性、目的性,做事情果断,为日后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孩子在日后会表现出:无计划和目标,做事情优柔寡断,循规蹈矩,害怕犯错,常感到无助和内疚,善于讨好他人。6-12岁,主要是发展孩子的勤奋感。这需要磨砺孩子的意志力和韧性。可以从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入手,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爬山、游泳、滑雪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孩子看到要获得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孩子才会变得积极自信,并且适应能力强。同时,这个时期正好是孩子的小学阶段,也需要克服因为挫败而带来的自卑感,多鼓励,正向反馈。12-18岁,主要是发展自我统一性。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父母首先不要太过敏感和惊慌,因为这是他们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并不代表他们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很多观点和想法都会在他们日后的成长过程中转变过来。如果父母过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或者过于控制孩子的行为,日后孩子会表现出: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责任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生活缺乏目标与方向,缺乏人生远大理想和抱负等问题。

  家庭教育的优势是生活教育。家长应注重孩子生活常识、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和生活智慧的培养。要让家长明了家庭教育是以生活为核心的混合教育:一要安排好合理的、丰富的、和谐的家庭生活;二要处理好学习与其他生活的关系;三要协同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可以引导家长做好三大角色:当好孩子的教育者,做称职家长;当好学校的合作者,做忠实家长;当好资源的整合者,做聪明家长。只有家庭的功能完整,教育才是完整的。

  首先是读懂家长。尊重家长,不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要有同理心:站在对方角度,客观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对方。同时要消除偏见:刻板印象、性别偏见、文化偏见、一俊遮百丑等等。与家长交流,说别人想听的,听别人想说的。同时提高说话的感染力。注意沟通黄金定律:55387法则江南体育官方网站。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可能占所有信息量的7%; 频率、语调、音量、腔调在内的声音线%的价值;而面部表情、姿态、肢体动作、眼神交流在内的生理线%的价值。即你说什么不重要,重要在于你以什么方式、态度、语气在说。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为目的,以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情意、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可以专题式授课, 围绕固定内容江南体育官方网站,选定讲课内容,比如: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家促法、未保法、儿童发展纲要解读等;学校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校园欺凌等 ;家庭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家庭建设,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关系维护,社会参与等。还可以体验沉浸式授课,家长沙龙、团体辅导、表达性艺术疗法、亲子活动指导等,更可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卡点、痛点开展家庭会议、入户指导及个体咨询与指导服务。

  服务家长能力即教育咨询服务能力,在流程上首先要消除家长的紧张、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了解问题--聚焦问题、系统分析一-与被咨询者分析问题原因-一与被咨询者分析解决问题可能性对策--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分类型:孩子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交往问题、品德问题、心理问题;家长问题--缺失、过度关注、方法问题、环境问题。注重家庭整体解决:其一,以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为目的。其二,重点不是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其三,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把个人的改变与家庭整体改变相结合。帮助家长建立家庭系统观,看到孩子行为背后是度的,包括家庭的文化、认知、关系导致的情绪及行为,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家庭系统或关系做出一定的调整或修正,才能支持赋能到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引领、唤醒家长的自我成长(自我觉醒):父母觉醒的程度,暗藏着孩子的未来。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充满焦虑?一是家长缺乏系统观,好多家长是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的引导,家长把自己对未来的焦虑及过往不愉快的经历传递到孩子身上,更去追求所谓的“术”,忘了“道法自然”,自然少了那份笃定与从容。二是有些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后,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便放弃了自我探索。到头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付出惨痛的代价才有所觉醒。第三就是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观察和培育自我的最好机会。

  最后以《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话做结束语:“想要拥有优秀的孩子,就需要跟随他们。是孩子,引领我们,穿过觉醒的大门,不断成长。”